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或其他同屬別種植物之乾燥根及根莖。
本品所含水抽提物應在20 %以上,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應在2~6 %。
性 狀:
1. 一般性狀──本品呈圓柱形,直徑約為1~3 cm。未去皮者現黃棕色或灰棕色,外面有縱皺紋並常附有小芽及麟葉。去皮者現淡黃色,外面呈纖維狀。根莖之橫切面在半徑約三分之二處有頗明顯之形成層,中心髓部甚小,木質部及韌皮部呈放射形。折斷面呈粗纖維性。臭微而特殊,味甜。
2. 組織──栓皮由10~20層細胞組成,其近外側之木栓細胞中含有紅棕色之非晶形內容物,最內方之三至四列木栓細胞之胞壁較厚而無色。木栓皮層包括一至三層縱長排列之薄壁細胞,其中含有草酸鈣稜柱晶。寬闊之韌皮部中有放射形之廣闊髓線。韌皮纖維之胞壁頗厚,常聚集成束,作放射形排列。每一韌皮纖維束之外圍,均為結晶房纖維,含有長為10~35 μm之草酸鈣稜晶。形成層係由三層至多層之細胞所組成,木質部呈放射形。髓線之幅為三至五列細胞。導管現黃色孔紋或網紋,其徑為80~200 μm,外圍為假導管,木化纖維束之外圍亦具有結晶房組織。木部薄壁細胞位於導管間者,其胞壁較厚,並具有孔紋,中心為髓部薄壁組織,各薄壁組織中均含有澱粉粒。根之橫切面所示組織與根莖相似,但無髓部。薄壁組織中含有多量卵圓形或圓形之單澱粉粒,其長為3~20 μm不等。
3. 粉末──本品粉末呈淡黃色,韌皮纖維及木纖維之胞壁增厚,現黃色,常聚雙成束,其外圍有結晶房組織。導管及假導管之碎片現重緣孔紋或網紋。澱粉粒多呈卵圓形或圓形,其直徑3~20 μm。以4~10 μm者為數較多,栓皮之碎片現暗棕色,但去皮甘草之粉末中則無栓皮組織。
鑑 別:取本品粉末2.0 g,加乙醇:水(7:3)混液10 mL,置水鍋上振搖加熱五分鐘,冷卻後,過濾,取濾液作為檢品溶液,另取甘草酸對照標準品5 mg,溶於乙醇:水(7:3)混液l mL,作為標準品溶液。取檢品溶液與標準品溶液各2 μL按薄層層析法(附錄第6頁)分別點於含有螢光劑之矽膠薄層板上,以正丁醇:水:冰醋酸(7:2:1)混液為展開溶媒,層析之。俟溶媒頂端上升至距原點約10 cm時,取出層析板風乾,於主波長254 nm之紫外燈照射下檢視之,檢品溶液所呈現諸斑點之一與標準品溶液所呈現暗紫色斑點之色調及Rf值均一致。
雜質檢查及其他規定:
1. 總灰分──本品之總灰分不得超過10 %。(附錄第14頁)
2. 酸不溶性灰分──本品之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過2.5 %。(附錄第14頁)
含量測定:
1.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移動相溶媒──稀醋酸(1®15) 3容與乙腈2容之混液。必要時其配合比例可予調整。
標準品溶液──取預置五氧化二磷乾燥器內,於50 ℃減壓(壓力5 mmHg以下)乾燥十二小時以上之甘草酸對照標準品約25 mg,精確稱定,加稀乙醇溶成100 mL,即得。
檢品溶液──取本品粉末約500 mg,精確稱定,置附塞之離心沉澱管中,加稀乙醇70 mL,振搖十五分鐘,離心分離之。分取上清液,殘留物再加稀乙醇25 mL,同上操作。合併全部上清液,加稀乙醇使成100 mL,作為檢品溶液。
層析條件檢測液──取甘草酸對照標準品5 mg及羥苯甲酸丙酯對照標準品l mg,加稀乙醇溶成20 mL,即得。
層析裝置──液相層析裝置,具波長254 nm檢測器,4~6 mm ´ 15~25 cm層析管,充填直徑5~10 μm、十八矽烷鍵結矽膠。層析管溫度保持室溫,移動相溶媒流速調整至甘草酸波峯滯留時間約為十分鐘。取層析條件檢測液20 μL,按下述測定法注入層析裝置層析之,其溶出順序依次為甘草酸、羥苯甲酸丙酯;且兩者波峯必須完全分離。另取標準品溶液層析之,記錄其波峯值;重複注入五次,甘草酸波峯面積之相對標準差不得大於1.5 %。
測定法──取檢品溶液與標準品溶液等量(約20 μL),分別注入層析裝置層析之,記錄其層析圖譜,分別測計檢品溶液及標準品溶液中甘草酸之波峯面積rU及rs。
甘草酸之量(mg)=
2. 水抽提物──取本品按照生藥之水抽提物測定法(附錄第15頁)測定之。
貯 藏 法:本品應置於密蓋容器內貯之,並應防止蟲蝕。
用途分類:矯味藥。
劑 量:常用劑量一日量1 g。